#2023育兒季#
如何對待校園欺凌(一)
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英文是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暴力,和多人 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甚至是明目張膽的在校園公共區域進行欺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
或者說校園欺凌,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校園欺凌的具體表現為:
1.肢體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是容易察覺欺凌形式。
2.言語欺凌。當眾嘲笑、辱罵以及替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孤立、杯葛及令其身邊沒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4.網絡欺凌。在網絡發表對受害者不利的網絡言論、曝光隱私以及對受害者的照片進行惡搞等,是容易察覺欺凌形式
避免校園暴力,避免校園欺凌,最好的辦法就是教育孩子獨立、自強!如果遇到在學校、在外面,遇到不講道理欺負自己的人,就不能一再忍讓,一味地忍讓只會助長對方的氣焰。要告訴孩子,直接打回去,爸爸媽媽是你堅強的后盾。
第一節 家長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在學校打架了,受欺負了怎么辦?一位老師,她用發生在她班級的真實案例,來告訴家長:孩子被欺負,家長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下面是事情的大致經過以及老師的評論和感受。
一天,這位老師在排演課本劇,課上學生們一如既往地釋放天性,非常活躍。
課本劇的內容就是講:一個出家人,看到一只小鳥吞食了紅寶石,為了保護小鳥免受被剖腹的傷害,出家人自己受到鞭打的故事。
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教室中有限的資源來制作道具。
一個叫小希的學生,剛好有一個類似紅寶石的發光器,立刻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大家紛紛向他借。課本劇因為小希的“紅寶石”出現,更加入情入境。課后,學生們依然興趣盎然,久久不愿意離去。
當老師正在給家長發視頻,分享上課成功的喜悅時,發生了令人驚訝的一幕:一個孩子揚起的手重重打在另一個孩子的臉上。老師立刻沖出去,一手抓住一個孩子,厲聲呵斥道:“不準打架!”兩個孩子立刻停了下來。
原來是小希和小強!老師仔細一瞧,小希的臉上從左邊眉毛開始,四道深深的抓痕經過眼睛、臉蛋、下巴頦,一直到脖頸處。他的眼皮處有小指甲蓋大小的皮不見了,滲出血來。這是那位老師平生見到的、孩子之間打架如此觸目驚心的傷痕!她再看看小強,左邊額角有個拳頭大小的紅印。
她冷靜地看著兩個孩子,迅速遣散所有的孩子和家長,把兩位肇事者帶到了教室中間詢問:“說,你們倆誰先動的手?”
兩個小孩子都低垂著頭,極力忍住眼淚。
小希想了想,氣勢明顯弱下去:“是我……”
“你為什么動手?”
“他把我的紅寶石發光器摔壞了……”
“你,小強,為什么摔壞他的發光器?”
“我也不知道那個發光器是他的。他堅持問我要,我是從其他同學手里拿到的。所以我就摔給他……”
“為什么你要摔給他,不能好好地還給他?”
“我又不是從他手上拿的,誰讓他追著我要?”
“那你就撓他撓的這么狠嗎?”
“誰讓他先打的我”
“你為什么打他?”
“他把我的發光器摔壞了”
……
老師的問責陷入僵局,覺得他們倆個都有責任,想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她再次仔細觀察了小希臉上的傷口,還是讓她心疼。她雖然不是他的媽媽,但是,只要是母親看到這樣,心都會痛……小希緊狠狠地忍著眼淚,老師又一次查看他的傷勢,發現他不僅僅是臉上被抓傷了,還有兩條胳膊。其中一個胳膊上,有四道深深的抓痕。另一條胳膊上,有指甲蓋大小的二三塊皮不見了,滲出猩紅的血。很顯然,這場“決斗”小希吃了大虧。
老師迅速給兩位家長打電話,讓他們盡快趕到學校,卻發現小強的爸爸早已到了。他就在老師的身后站著,貌似漫不經心的在玩著手機,不言不語。
老師看著小強爸:“您看,小強把人家……”
小強爸爸淡淡地說:“老師,男孩子打架很正常。”然后,看著小希說:“他把你發光器摔壞了,多少錢我賠你。”
說著,掏出6元錢遞給小希,然后繼續玩著手機。但不知道為什么,老師心里有說不出的感覺,她想如果角色對換,小強被抓成這樣,作為父親是不是可以如此淡定地玩手機?!老師想說什么,但不知怎么說。
小希的眼角滲出血來,老師想把他摟在臂彎下,安慰安慰他,他的媽媽趕到了。雖然老師提前給她打了電話,告訴了她孩子的情況,想讓她有一個思想準備。但是,她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臉色還是突然變了,一種無比心痛的東西迅速就漫在整個眼眶之中,但她還是忍住了,只是輕輕地說道:“小希,需要我抱抱你嗎?”
小希倔強地搖了搖頭。老師把事情的原委陳述了一遍,小希的媽媽看看小希又看了看小強,然后平靜地說道:“發生這種事情,你們兩個都有錯誤,你們兩個互相認個錯,道個歉吧!”
小希緊緊咬著嘴唇,小強高昂著頭,老師看了小強一眼,最后還是小希往前走了兩步,主動伸出了手!
小希的媽媽看了看依舊貌似在玩手機的小強爸爸,又說了一句話:“你們記住,任何時候,打架解決不了問題。今天你們兩敗俱傷。希望能吸取教訓。”
小強爸爸終于從玩手機中抬起頭來。他對小希的媽說:“如果孩子臉上留疤了或者有任何問題,給我們打電話。”
小希的媽媽沒有說話。她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老師隨著他的目光,還是忍不住地看了一眼小希:他臉上的四道抓痕,因為滲出了血,顯得更加清晰了。
老師甚至懷疑是用鐵鉤抓的,于是抓過小強的手,發現他每一根指甲都剪成了三角狀,心立刻生生痛了起來:老師知道小希是好孩子,教了他四五年,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打過架,紅過臉;同時老師也很同情這個10歲的小強,是什么樣的心理,讓他時刻準備攻擊別人?
小希的媽媽看到小強的指甲,老師還沒有開口,她好像是在對所有的人,又好像在自我檢討:“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家長的問題,我這個做家長的沒有做好,孩子走吧!”
這件事讓那位老師一直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如果是一個男人,看到自己孩子被抓成這樣,他會怎么做?如果我是孩子,我被抓成這樣,我會怎么做?……
老師心里總覺得不安,決定還是要與小希的媽媽聊一聊。小希的媽媽說:“我問了我的孩子,小強不還發光器給小希,小希就拉著小強不讓他走,于是小強就撓小希的胳膊,把小希撓疼了,小希才動手打他……”
老師想起了小希胳膊上的傷痕,驚呼:“原來如此!可小希為什么說自己先動的手?為什么他沒有說小強先撓他?”老師反問道。
小希的媽媽沒有回答,她只是說:“老師,沒有關系的,雖然今天我看到小希的那一刻,差點哭出來,但是,孩子的任何經歷,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對孩子都是財富,都是一種成長……”
老師深深地折服:面對自己的孩子幾乎破相的臉,卻可以如此睿智隱忍淡定,這對孩子該是多好的示范和教育!
第二天,小強的媽媽公開在班級群里向小希道了歉,事情似乎圓滿結束,但老師總是想這事件背后的問題。她想起了小希媽媽說的話:“孩子的問題,追根結底是家長的問題……”就再次給她打了電話:“小希媽,昨天您的孩子吃了虧,我很想知道你的后續教育是如何的,我們可以交流一下嗎?”
她笑了,說道:老師,說句實話,如果是我的孩子把別人孩子的臉抓成這樣,我一定會狠狠地收拾他。但是,其他孩子把我孩子的臉抓成這樣,我反而心安一點。這可能對小希不公平,但他是男孩子,我希望他能有擔當,有杜絕任何惡性事件發生的能力。現在是和平年代,作為男子漢,我希望他能夠紳士一些,能用好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即使吃點虧,我認為也沒有什么。而且,我的孩子也不會吃虧,因為他從小就能分清好壞。人敬我,我敬人,人欺負我,我絕對不會任人宰割,昨天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他沒有料到這個孩子會這么狠。
“那么我很想知道,你是如何教育您的兒子面對這樣狠的孩子的,今后碰到類似的問題他應該怎么做?”
她又笑了,說:“老師,首先,我沒有刻意去提起這件事。我認為家長不能太重視這件事,一定認為自己的孩子吃虧,這對孩子不好。其次,那個撓我家孩子的小孩其實也挺可憐。他之所以下手這么狠,只有兩種情況,可能是家中無比寵溺,無法無天;或者就是他總是被欺負,才想出這樣的絕招。最后,我只是對我的孩子說:媽媽小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世界紛繁復雜,什么人都有,但是無論哪種人,媽媽都和他們相處的很好。盡量看到別人的優點,然后用你善的方面,或者借用對方善的火光,盡力去引導他朝善的火海發展。當然你是你自己,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解決,無論怎樣媽媽都尊重你。”
一位堪稱為偉大的母親!
在花好月圓時,人人可以做到正人君子,但是在戰火紛飛,關系切身利益又是最愛的人時,依舊如此理智,老師真心折服。
但是老師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感受,于是繼續問道:“那么,小希如何說?”
小希媽媽不好意思地回答:“他說他不想再也不想離小強這么近,”
……
在這里,我很想問問大家,在這場撓人事件中,究竟誰吃虧了呢?孩子本無知,他是從成人的眼睛里來認知這個世界的,也是在效仿成人的過程中去成長的,有些時候,貌似沒有吃虧。但是,前塵漫漫,你可以保證每一次的狠手、陰招、損招都管用嗎?你能保證自己孩子是常勝將軍嗎?相反,這樣的場景,也讓我想到了:那些曾在公眾場合,因為孩子搶玩具而爭執甚至動手的家長;因為孩子的無知取鬧,引起家長喋喋不休的謾罵和討伐……
在未來,像小強這樣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注定會孤獨。生活中,不是說遠離垃圾人嗎?不是說獅子能和瘋狗斗嗎?不是說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即使躲不起,聯合起來對付你,你能傷得起嗎?
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他的孩子的潛在危險。他不知道,任何一個可憐的孩子,都因為有一個眼界不高的家長。我們不怕讓孩子體驗人生,我們只怕有一個錯誤的家長,用自以為是的錯誤方法,讓孩子逐漸脫離社會、脫離人類的美好和友善,走向危險的歸途……
掩卷深思,小強這樣的孩子,家里如果不改變這種溺愛縱容的教育方式,不是典型的熊孩子?很可能是未來的垃圾人!而小希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尤其是他媽媽的正確引導,不就是未來的紳士嗎?
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免不了打架受欺負,家長如何處理,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然,如果老師更正氣一點,更擔當更勇敢一點,也可以批評小強,嚴肅的指出他爸爸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以及可能帶來的后果。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