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按鈕,可同步收聽全文精彩內容
2023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已經結束,從8月起,退休人員按新標準領取養老金,農民的養老金也傳來好消息。部分地方開始上漲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其中,從7月、8月補發60歲以上參保農民的養老金差額,并從9月起,按新標準發放養老金。
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呢?什么地方呢?補發的養老金差額有多少?按什么新標準發放養老金呢?下面帶大家一起去正確了解一下。
這包括廣東省珠海市,珠海人社局8月29日發布消息顯示,從2023年7月起,對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農民上漲基礎養老金。
上漲多少錢呢?這次上漲的基礎養老金是不分年齡的,具有普惠制,只要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歲以上老人都能享受到增發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基礎養老金從每月490元提高至500元,也就是上漲10元基礎養老金。其中,10元基礎養老金是地方基礎養老金,不包括7月起,上漲的中央基礎養老金5元。
目前,就全國而言,城鄉居民養老金領取人數1.67億人,人均養老金水平188元,其中絕大多數是60歲以上的農民,他們除了農民養老金外,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所以,上漲基礎養老金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而這次調整后,珠海市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達到656元,遠遠超過了全國人均養老金水平,并從9月起,按新標準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
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定,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是由待遇地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因地而異,個人無法決定。而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個人繳費標準、年限相關,體現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對此,要想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個人可以通過提檔繳費、提檔補差、一次性補齊15年等繳費方式,增加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積累,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這一點個人完全可以決定的。所以說,建議有條件的城鄉居民拿出一年收入的10%,繳納養老保險,既能提高繳費水平又不至于增加經濟負擔,可以說一舉二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個人賬戶管理,沒有統籌賬戶,這意味著城鄉居民提檔繳費、提檔補差、一次性補齊15年,全計入個人賬戶,到60周歲時分139個月領完。如果在139個月之內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和一次性喪葬補助金由直系親屬申請,不會出現真金白銀繳費,個人賬戶卻領不完的情況。
另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與地方經濟發展、物價水平、工資收入以及其他社會保障增長情況相比較,定期上調基礎養老金最低保障水平。
2023年,包括上海、北京、南京等地方都上調城鄉居民養老金水平,其中上海上漲100元,達到1300元,全國最高水平;其次北京上漲到887元;南京從500元漲到了530元。
預計9月起,還會有更多的地方上漲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同時各地會保留提檔補差、一次性補齊15年等一次性補繳政策,建議有條件的農民早補、多補,說不定哪天補繳政策就取消,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
你們當地上漲城鄉居民養老金嗎?上漲多少呢?歡迎留言評論,謝謝點贊和分享,讓更多人知曉社保和養老金的最新動態。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