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校園貸創始人
校園貸是在校學生向金融機構或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借貸時通常無抵押無擔保,但一些借貸公司存在高利借貸的情況。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可能會采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造成嚴重的危害。
校園貸的特點為:
1、在校園內部及周圍張貼廣告,或通過微信朋友圈、 *** 群等途徑發布廣告,打著手續簡單,僅需用學生證、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等虛假旗號誘騙在校大學生。
2、放款門檻低、額度小,后期通過收取高額手續費、服務費、擔保費、罰息、違約金等手段,利滾利,翻倍速度極快,讓借款人不堪重負。
3、采用騷擾、恐嚇、威脅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校園貸的危害為:
1、不合理的高利息
目前網貸平臺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
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于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余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全方位”催款
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臺除了通過常規途徑追款,還會采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短信,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
有的學生愛攀比,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為滿足內心瘋狂滋生的欲望,他們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并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罪
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 *** 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
2023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 *** 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 *** 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 *** 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23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 *** 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擴展資料:
防范識別
經過整治,校園貸得到遏制,但出現回租貸、培訓貸等諸多“新馬甲”。
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教育部等部門2023年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校園貸的高壓嚴打,前不久沈陽公安就破獲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加大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大學生提供規范、合法的金融服務,從而將不良網貸趕出校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不良貸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校園貸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 *** 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臺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臺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臺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制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常見危害:具有高利貸性質,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采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
(1)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臺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3)阿里、京東、 *** 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校園白條等;
一般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類是P2P貸款平臺,主要用于大學生創業。由于國家監管要求,大多數正式貸款平臺已經暫停校園貸。三類是阿里巴巴、京東、 *** 等傳統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
校園貸,也叫校園網貸,是指一些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網上借貸業務而進行的貸款業務。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也迎來了大學生分期付款消費市場的春天,許多校園貸款平臺已經開始跑馬圈地。各種網貸平臺針對大學生的貸款項目多種多樣,從早些時候的分期購物升級到現在的旅游、考駕照、做生意、生活費等等都可以從網上借到錢。為了擴大市場,一些平臺主動放水,不考慮學生的還款能力和來源。此外,這些在線貸款平臺還設置了高利率和罰息。
有很多校園貸的年息通常超過20%。各種在線貸款平臺之所以選擇大學生作為關鍵對象,主要是因為他們看中了年輕人強烈的消費需求和前衛時尚的消費理念。有強烈的信用消費意愿,傾向于提前消費和過度消費。因為在校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一旦消費欲望膨脹,就有可能陷入連鎖債務。由于無力償還債務,無法逃避債務,導致犯罪等極端行為頻繁發生。
對于大學生來說,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普及金融知識,學會正確識別優質合法的金融服務,謹防陷入高利貸陷阱。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